以厥阴脉络于少阳,厥阴热症,皆相火化令耳。泽泻、阿胶,咸先入肾,壮少阴之体;二苓、滑石,淡渗膀胱,利少阴之用。
然此但言病机发现,非即可下之证也,宜轻剂以和之。此为太阳阳明之并病。
阳明为阖,凡里证不和者,又以阖病为主。此时阴阳自和则愈,若阴气胜则虚热外退,而真寒内生,厥利复作矣。
兼阳明胃实,以大承气汤下之。【注】伤寒,谓伤寒无汗之实邪也。
当刺其募以泻其结热,满自消而谵语妇人伤寒发热,经水适来,昼则明了,暮则谵语,如有所见,此为热入血室。要知风寒本一体,随人胃气而别。
若伤寒发黄时,身疼已解。呕者加生姜二两。